ClickHouse 学习笔记 数据库
docker 部署clickHouse
1.服务器部署
命令下载包
docker pull yandex/clickhouse-server 服务端
docker pull yandex/clickhouse-client 客户端
2.启动服务,
端口未做修改,外部暴露 8123端口
docker run -d --name ck-server --ulimit nofile=262144:262144 -p 8123:8123 -p 9000:9000 -p 9009:9009 yandex/clickhouse-server
启动容器 ck-server 服务。
3、进入命令操作
--查询 default 库里的表
select name from system.tables where database='default'
--建表 (直接复制)
create table aaa(
id String,
name String
)
ENGINE = MergeTree
PARTITION BY name
ORDER BY (name )
SETTINGS index_granularity = 8192
--插入
insert into `default`.aaa (id,name) values (1,'test')
--查询
select * from aaa
--修改
ALTER table `default`.bsc_transfer update name = 2 where id = 1
--删除表
DROP TABLE IF EXISTS aaa
--删除数据
alter table `default`.aaa delete where 1=1
3、进入Clickhouse容器
docker exec -it 容器id /bin/bash
容器id 这里是:ck-server
如:
docker exec -it ck-server /bin/bash
添加用户: vim /etc/clickhouse-server/users.xml
ps: 需要安装vim
apt-get update
apt-get install vim
初次改密码:
找到标签 users (这里是默认default用户的密码是空的)
<default>
<password></password>
</default>
增加新用户在 后面追加 (用户 root 密码 123456)
<root>
<password></password>
<networks incl="networks" replace="replace">
<ip>::/0</ip>
</networks>
<profile>default</profile>
<quota>default</quota>
</root>
最后 重启服务
docker restart ck-server
4、数据库同步
在 ClickHouse 中启用物化引擎
SET allow_experimental_database_materialized_postgresql=1
创建要复制的新数据库并定义初始 schema
CREATE DATABASE test
ENGINE = MaterializedPostgreSQL('localhost:5432', 'postgres', 'user', 'pwd')
SETTINGS materialized_postgresql_schema_list = 'public,pub2';
test:数据库
user:pgSql用户名
pwd: pgSQ数据库密码
materialized_postgresql_schema_list: 监听 schema 名称
PS:抽离数据默认使用 schema。
设置 PostgreSQL 数据库表的逗号分隔列表,将通过 MaterializedPostgreSQL 数据库引擎进行复制。
materialized_postgresql_schema
SETTINGS materialized_postgresql_schema = 'onlyOne';
如多个schema使用:
materialized_postgresql_schema_list
SETTINGS materialized_postgresql_schema_list = 'public,pub2,pub3';
切记!!!
搞定,打完收工。没有意外就成功!不成功是多么不小心。。。。
clickhouse相关知识站点:
clickhouse中文官方文档:什么是ClickHouse? | ClickHouse文档
nvarchar和varchar的区别 数据库
1、varchar是非Unicode可变长度类型,nvarchar是Unicode可变长度类型。
2、varchar和nvarchar的最大长度不一样,nvarchar的长度设置必须为1和4000之间。varchar的长度设置必须是1和8000之间。
3、varchar能存储的字节数就是他的长度。nvarchar能存储的字节数是它长度的2倍。
区别:
① 从存储方式上,nvarchar是按字符存储的,varchar是按字节存储的。
② 从存储量来看,varchar是比较省空间的,因为存储的大小就是字节的实际长度,而nvarchar是双字节存储。
③ 使用上,如果存储内容是英文字符而没有汉字或者其他语言,建议使用的是varchar,含有汉字的使用nvarchar,因为nvarchar使用的Unicode编码,统一的编码,会减少乱码出现的几率。
总结:
现在的设备,存储空间的大小已经不受限制。无论是语言的范围,和存储空间的范围,nvarchar都占有很大的优势。
做项目的数据库建议选nvarchar。
postgresql数据库查询锁表信息及解锁 数据库
一、查询PG_STAT_ACTIVITY的信息
select
T.PID,
T.STATE,
T.QUERY,
T.WAIT_EVENT_TYPE,
T.WAIT_EVENT,
T.QUERY_START
from
PG_STAT_ACTIVITY T
where
T.DATNAME = '数据库名';
二、查询PG_STAT_ACTIVITY中的死锁信息
select
T.PID,
T.STATE,
T.QUERY,
T.WAIT_EVENT_TYPE,
T.WAIT_EVENT,
T.QUERY_START
from
PG_STAT_ACTIVITY T
where
T.DATNAME = '数据库名'
and T.WAIT_EVENT_TYPE = 'Lock';
三、通过pid解锁死锁信息
select PG_CANCEL_BACKEND('pid');
PS:如果以上操作都不行。那就重启数据库吧(^_^)
分支版本管理与维护 其他
主分支Master
代码库仅有一个主分支。所有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正式版本,都在这个主分支上发布。
开发分支Develop(dev)
主分支只用来分布重大版本,日常开发应该在另一条分支上完成。
develop 分支用来开发功能,开发完成并且测试没有问题则将 develop分支的代码合并到 master 分支并发布。
可以采用dev-*的形式命名,如:dev-1.2.0(或年月日)-johnson
功能分支Feature
feature 分支用来开发具体的功能,一般 fork 自 develop 分支
可以采用feature-*的形式命名,如:feature-fromTag-20220418
feature 分支命名最好能够自解释,这并不是一种好的命名。
预发布分支Release(pre)
release 分支在我看来是 pre-master。
最终会合并到 develop 分支和 master 分支。合并到 master 分支上就是可以发布的代码。
release分支也是我们提交测试环境测试的分支。
紧急维护分支Fixbug,又称为hotfix。
最后一种是修补bug分支。软件正式发布以后,难免会出现bug。
修补bug分支是从Master分支上面分出来的。
修补结束以后,再合并进Master和Develop分支。
命名:可以采用fixbug-*的形式,如:fixbug-fromTag-20220418
Taro 小程序分享到朋友圈 其他
Taro.showShareMenu({
withShareTicket: true,
menus: ['shareAppMessage', 'shareTimeline'],
success(res) {
console.log(res)
},
fail(e) {
console.log(e)
}
})
Taro.useShareAppMessage(res => {
if (res.from === 'button') {
// 来自页面内转发按钮
console.log(res.target)
}
return {
title: '顺医控关爱到家',
imageUrl: 'https://cdn2.jianshu.io/assets/default_avatar/2-9636b13945b9ccf345bc98d0d81074eb.jpg',
path: '/pages/home/index?from=mini_ShareApp',
}
})
Taro.useShareTimeline(() => {
return {
title: '顺医控关爱到家', //字符串 自定义标题
query: '/pages/home/index?from=mini_Timeline', //页面携带参数
imageUrl: 'https://cdn2.jianshu.io/assets/default_avatar/2-9636b13945b9ccf345bc98d0d81074eb.jpg' //图片地址
}
})
// index.config.ts
export default {
// 当 `onShareAppMessage` 没有触发时,可以尝试配置此选项
enableShareAppMessage: true
}
微信分享好友、朋友圈分享出去卡片内容只有url 其他
通过扫码可正常分享:
结果是正常的
就变成URL了
因为微信开放全域名访问后出现的限制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zxqex8DuuWj8cFfDhz2bw
临时解决方案(亲测可用):
1.将链接添加至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中,从公众号菜单进入分享。
2.扫描二维码分享。
3.将链接保存至微信收藏中,从我的收藏进入分享。
4.内容中放个二维码,长按识别下,也可以转发分享。
其他方法进入分享都是链接形式。
后期有解决方案会及时更新...
Mac OS NVM Node版本工具安装与使用 Node
nvm,node,npm之间的区别
1. nvm:nodejs 版本管理工具。
也就是说:一个 nvm 可以管理很多 node 版本和 npm 版本。
2. nodejs:在项目开发时的所需要的代码库
npm:nodejs 包管理工具。
3. 在安装 nodejs 时候,npm 也会跟着一起安装,它是包管理工具。
npm 管理 nodejs 中第三方插件
nvm、nodejs、npm三者关系:
nvm 管理 nodejs 和 npm 的版本。npm 可以管理 nodejs 第三方插件。
- 安装 nvm 两种方式:
brew install nvm
或者
// 在github上查找nvm项目,查看README, 获取安装命令和版本
curl -o-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creationix/nvm/v0.39.0/install.sh | bash
// or Wget
wget -qO-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creationix/nvm/v0.39.0/install.sh | bash
如果在终端输入 nvm 时提示:command not found: nvm,有可能是以下原因之一:
系统可能缺少一个 .bash_profile 文件,可创建此文件(可通过vi或vim命令),打开复制粘贴以下代码(安装nvm成功后终端的最好3行代码)进去,保存,然后再次运行安装命令;
export NVM_DIR="$HOME/.nvm"
[ -s "$NVM_DIR/nvm.sh" ] && \. "$NVM_DIR/nvm.sh" # This loads nvm
[ -s "$NVM_DIR/bash_completion" ] && \. "$NVM_DIR/bash_completion" # This loads nvm bash_completion
如果上面没有解决问题,打开你的 .bash_profile 文件,并添加以下代码:
source ~/.bashrc,更改完记得保存更改
vm 常用命令
nvm install stable ## 安装最新稳定版 node,当前是node v9.5.0 (npm v5.6.0)
nvm install <version> ## 安装指定版本,可模糊安装,如:安装v4.4.0,既可nvm install v4.4.0,又可nvm install 4.4
nvm uninstall <version> ## 删除已安装的指定版本,语法与install类似
nvm use <version> ## 切换使用指定的版本node
nvm ls ## 列出所有安装的版本
nvm ls-remote ## 列出所有远程服务器的版本(官方node version list)
nvm current ## 显示当前的版本
nvm alias <name> <version> ## 给不同的版本号添加别名
nvm unalias <name> ## 删除已定义的别名
nvm reinstall-packages <version> ## 在当前版本 node 环境下,重新全局安装指定版本号的 npm 包
查看是否安装成功: